2)第1972章 谁来牺牲_惊涛骇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未来二十年选接班人。据说,无论是梁国明,还是胡进,都不是祝老要选的对象。

  这位刚正不阿的老人,一辈子为了华夏的繁荣发展在努力奋斗。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祝老主动选择默认。因为,他一直没找到一个让自己心仪的人。

  直到遇到了许一山。

  没有人知道祝老在许一山的身上花费了多少心血。他安排人秘密调查了许一山的全部经历,他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许一山是值得他推荐和认可的人选之一。

  祝老曾公开反对胡进进入预备种子人选圈子。祝老有一句非常震撼人心的话,“一个文明的社会,需要的是法治,而非人治。如果我们还落进人治的怪圈里,华夏将不会有未来。”

  尽管祝老没有公开点名这句话针对谁,但闻者谁心里不清楚?

  所有人都知道,胡进就是个典型的“人治”代表。在胡进的眼里,是没有法律的威严的。法律在他面前,就如同一张废纸。

  胡进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非常强烈。他在不少场合宣称,江山是他们父辈打下来,坐江山就该是他们的子孙。

  胡进说,要想让江山永不变色,就只能交到他们这一代人的手里。

  正因为这句话,胡进得罪了几乎全部的力量。特别在法制建设艰难推进的时期,胡进的这番言论,彻底暴露出来他弃法治而用人治的思想。

  祝老作为全力推进法治建设的代表性人物,他对胡进的言论深恶痛绝。

  胡进搞样板戏进京,在中原省耗尽财政打造民生工程,无不引起内部的强烈反感。特别是他在感到危机的时候,去了号称是他父辈根据地的部队,与一帮地方领导公开喂鸟。这在别人看来,这就是在示威逼宫。

  胡进的喂鸟之举,彻底坚定了要将他排除出权力圈子之外的决心。

  在后来的燕京委员选举中,胡进毫不意外落选。只有懂的人,才知道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祝老的眼光很不一般,他不但从一开始就狙击胡进,同时对梁国明的印象也不是太好。

  梁胡二人,出身背景都差不多。他们身上都有着父辈的余荫,执政者有相当一部分都出自他们父辈原来的手下。他们各自拥有着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同时,他们都有着先天性的优越感。各种力量会主动追随和依附在他们身上。

  在祝老看来,梁国明现在的低调憨厚,不等于他执掌大位后会一如既往。以祝老的眼光看,梁胡都经历过一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时期。他们都深受这一段时期的影响。并且这个影响不可能会改变。

  换句话来说,华夏无论是梁国明,还是胡进,最终都会掉进“人治”的圈子里去。

  现在,已经没有力量能让梁国明退下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制衡他。真正的政治,是需要平衡的。祝老就是抓住了这一点,他才没有完全失望。

  许一山听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全身都有些僵硬了。

  祝老的目的不言而喻,他希望许一山能成为政治平衡的关键人物。

  “未来的发展,还能不能像今天这样繁荣,在于我们要有一个勇敢的人,扛起发展这面大旗啊!”祝老语重心长说道:“小许啊,你愿意当这个勇敢的人吗?”

  许一山连忙说道:“祝老,我资历浅,出身也卑微。这样的历史重任,我恐怕无能为力。”

  祝老叹口气道:“难道你愿意看着华夏被人带着走进深渊?”

  “不!”许一山态度坚定地说道:“任何逆历史潮流的人,终将会被历史淘汰。”

  “当有人逆流时,你该怎么办?”这一句话直击许一山的心灵。祝老眼光灼灼盯着他看,“人类文明要想健康发展,必定要有人站出来作出巨大的牺牲。”

  许一山鼓足勇气道:“祝老,那就让我来做这个牺牲的人吧!”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