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6章 方案敲定_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雷霆的一番讲解,与会的人员基本上算是明白了歼甲战斗机的设计特点。歼甲战斗机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喷气式动力飞机,拥有普通螺旋桨飞机望尘莫及的速度和升限,而且它的整体气动布局都是围绕着高速来设计的。

  歼甲战斗机的总体设计方案,最后经过表决一致通过。正式立项,进入研制阶段。根据计划,歼甲战斗机研制和试飞周期总共一年半,这是由当前的形势所决定,否则时间应该更长。

  各个参研单位的具体任务也将也一天之后下发,因而这些参研单位代表也有机会全面参观了一下中央航空研究院。

  在航空研究院的两条初教一飞机生产线上,第一批四十架初教一飞机已接近完工,同时在生产线上还有第二批四十架初教一飞机进入了总装。这种总装脉动式生产线正是雷霆设计的,他借鉴了另一个时空的脉动生产线,但又根据这个时代的生产技术水平进行了改造,这种脉动生产线能够大幅度缩短飞机总装和交付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还能够拉动飞机零部件等上游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对于还比较贫穷落后的华夏来说,至关重要。

  这种飞机总装脉动式生产线,是随着20世纪末丰田生产模式和精益生产理论而产生的,它以有节拍的移动流水式生产线来实现飞机的高质量和快速响应制造。在那个时空里,一架通用飞机,也就是十座以下的小飞机,其总装速度甚至达到了8小时一架,也就是说从生产线的开头的零件到飞机组装出来,只需要8小时。而这个生产线是脉动式的,一架飞机如果设计成八个站位,那么就是说8小时后,还有七架飞机处于生产线不同的站位,这样就相当于每个小时就有一架飞机被组装出来。如果一条生产线全力开工,一天可以生产二十四架飞机。

  当然,生产线也不可能全开,因为实际没有这么大的需求量。而在初教一飞机的生产线上,由于设备、技术和人的原因,远远达不到那种水平,因此初教一飞机生产线虽然也是分为8个站位,但是全力开工,也只能达到一条生产线一天六架的水平。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世界领先,比其它飞机制造商不知道快多少倍了。

  一看一听,与会的代表和专家组成员们心中的震惊自不必多说,他们哪里想得到还有这样先进的生产工艺,即使是在航空强国的飞机工厂,也远远达不到这样的生产速度,只能多建几条生产线满足生产需要。这样算下来,第一批400架初教一飞机,只需要不到一个半月时间便可以全部生产出来,当然前提是资金充足。

  晚上,周至柔召集雷霆、王助、徐舜寿几人一起讨论各个参研单位具体任务的事情。

  周至柔十分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