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7章 爱尔兰的波士顿_梦醒细无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波士顿,美国东部麻萨诸塞州府和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东海岸历史最悠久、最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当年五月花号就是在波士顿附近靠的岸,美国的独立战争也是由这座城市起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列克星敦枪声也是这里。在美国成立初期的很多年,波士顿一直都是经济文化中心,用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它就是美国的龙兴之地。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纽约取代了它经济中心的地位,但它目前还是美国高等教育中心、医疗中心,麻省理工、哈佛等一大堆高等学府都在这里。如果想了解美国的早期历史,哪儿也不用去,先来波士顿再去费城,基本也就差不多了。

  提到波士顿,美国人脑子里立马就会想起一个词儿,爱尔兰人。

  这座城市基本上就是由爱尔兰移民展壮大起来的,十九世纪中期爱尔兰生了马铃薯饥荒,有一百多万爱尔兰人拖家带口的逃荒到了美国,波士顿就是当时聚集爱尔兰移民最多的城市。

  那时候的爱尔兰移民和华人待遇差不多,在美国都是社会最底层。因为他们大多不识字、酗酒、信奉天主教、口音又重,连他们的白人同胞都不待见他们。刚到这里的爱尔兰移民甚至被本地人拦着不让进城,不得不跑到寒冷潮湿的海边搭建窝棚度日。

  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这些刚来的爱尔兰人什么工作都干,男的一般都是卖苦力,女的去给别人当佣人,连孩子都不能闲着,要去街上卖香烟、糖果、报纸什么的。

  但就算低三下四也很难找到工作,他们太爱喝酒了,早期的美国人经常用这么一句话贬损爱尔兰人。说是在酒馆里有一种人最不受欢迎,爱尔人和醉鬼。这不是两种人吗?不是,美国人认为爱尔兰人只要走进酒吧,马上就会变成醉鬼。

  所以很多店铺在雇佣工人的时候,都会在招聘启事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本店概不雇佣爱尔兰人!

  于是乎,爱尔兰移民的生活条件就更糟了,只要他们搬到哪儿,周围的其它族裔就是联合起来抵制。实在抵制不了,那就全体搬家,坚决离开爱尔兰移民住的街区。

  据说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很少能看到头花白的爱尔兰人,因为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不到四十岁。当然了,这是一种夸张的比喻,但也反应了当时爱尔兰移民过的是什么日子。

  当年修建铁路的劳工里爱尔兰人比华人多的多,也没少死人。但他们是真能忍,既然来了就不打算走,必须在这里站住脚。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还真咸鱼翻身了,开始有爱尔兰后裔当选地方官,然后就越来越多,逐渐渗透进了波士顿、纽约等大城市的高层。这时爱尔兰移民才算是在美国站稳了脚跟,并且逐渐有了话语权。

  其中最出名的例子就是肯尼迪家族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