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 议和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议和

  张轩还没有做出决定,张质微微皱眉,说道:“陛下,以而今国朝之势,我朝国力,如日方升,只需继续数年,大军北上,定然无望而不利。何必做此小人诡计?即便文大人之谋成,则我朝方与东虏议和,见其内乱而攻之,则天下人何以看本朝。徒损国朝之威,不过贪数年之功而已。”

  “北伐之事,而今固不可行。但是只需休养生息以待局势即可。何须如此作为?”

  “不然,”袁时中说道:“而今两国相争,正如两虎斗于山中,必有一亡,所谓之危急存亡之秋也,而今我朝不过站尺寸之优,就可以轻视东虏,动辄道德仁义,是要做宋襄公吗?”

  随即,袁时中说道:“陛下,臣以为文大人之意甚好,不管知道说,牛庄之败,有我军士卒落入东虏之手,我朝总不能至于不顾吧,别的不谈,这个也要谈谈的。”

  张轩听了心中的天平顿时倾斜了,说道:“不错,前线将士,奋力死战,落于敌手,只要没有屈膝降贼之举,都应该尽力营救。文大人,这一件事情,你们礼部派人去谈一谈吧。”

  文安之说道:“臣遵旨。”

  文安之老狐狸了,自然明白,张轩言下之意,张轩只是让谈交换俘虏之事,如果有些事情超出授权范围,引发了东虏误会,可不是关英明神武的皇帝大人什么事情。

  是下面人误解了上意。

  到时候,文安之就是替罪羊。

  不过,文安之做这个替罪羊却是十分愿意。因为文安之实在支撑不住了。

  张轩在昭武三年,推行一系列改革,让几乎所有人都忙着四脚朝天,即便是礼部是清水衙门也是一样,接待外国使节,因为张轩将使节分为属国与外国,属国礼节,就能照搬明代的礼节就行了,至于所谓的外国,让礼部很多人很是苦恼。

  因为在中国古代传统之中,从来没有与本国平等的国家,除却是几个分裂的政权。

  而今,所有礼部官员都认为,如果真有一个与本朝平起平坐的国家,那么只有清朝。其余什么大小佛郎机,红毛夷,英吉利等国,都不值一提。虽然张轩的意思,平等对待。这些礼部官员恐怕在士林落不了一个好名声。

  如此一来,他们也要绞尽脑汁。

  更不要说,礼部还有其他工作,比如关于生员的管理。

  因为丈量田亩关系到生员优免范围,这些都是礼部负责的,如是等等,很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满朝文臣都忙得好像转轮一般,礼部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文安之很清楚的感受到,他老了。他即便是将这些繁多的政务分给他几个副手,也承担不起来了。

  所以告老之事,就要提上议程了。

  只是文家被难,家中子弟零散,没有几个人了。他是文家所有的希望。他一旦去了,如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