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朝议大政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朝议大政

  数日的时光匆匆而去。

  张轩花了一两日陪罗玉娇,又花了一两日与南京城中的下属交际。

  曹营文吏之中,有不少人都是从汝宁而来的,这些人都可以说是张轩的旧部,这关系撇都撇不清楚。由张轩旧部派出去,官职最高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周辅臣。

  现在周辅臣是长江水师提督。

  虽然曹营的长江水师现在还不过是一个样子货,根本没有多少人手。但是官位之上,仅此于张轩了。也算是平步青云了。将来曹营的水师恐怕都要从这长讲水师之中派生出来了。

  想来周辅臣自己不犯什么大错误,将来定然是军界一方大佬了。

  崇祯十七年或者说是永昌二年,正月初五。

  这一日,吴王罗汝才正是召开大朝会。

  文武官员一身官府,全部都是大明制式。站在南京皇宫之中。

  张轩只听见清脆的响鞭之声,随即有太监喊道:“吴王驾到------”

  “拜见大王。”

  以罗玉龙为首的所有人纷纷下拜。

  张轩也随即下拜。

  南京皇宫虽然破旧,但是已经经过一次翻修了。大面上还过得去,只是潮湿的感觉却挥之不去。

  众人庄严肃穆之极,连张轩也受到的感染,一时间有一种不敢直视罗汝才的感觉。只是张轩并不知道,对于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来说,这已经是相当简陋的礼仪了。盖因罗汝才知道他的老部下是什么德性。给他们规定太繁琐的礼仪,他们也弄不好,说不定还会弄出笑话来。

  “平身。”罗汝才说道。

  “谢大王。”众人纷纷起身。

  此刻大殿之中,文武分立有百人之多,文官人比较少一些,大概有三十多人上下,都是六部尚书后面带着各自的属官,已经简单的将六部的架子搭起来了,而武将这边多一点。南京附近的将领能过来的都过来了,放出任何一个人,在外面最少统兵三千的骁将。

  而文武之中,却有一个人的位置非常特殊,那就是罗玉龙。

  罗玉龙站在第一排,或者说第一排只有罗玉龙一个人。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政治暗示了。

  罗汝才向旁边的太监点点头。这个太监还是张轩的熟人,不是别人就是李国辅。

  似乎太监的技能也是需要传承的,李国辅乃是南京镇守太监的韩赞周的义子,南京沦陷之后,韩赞周没有投降,但也没有抵抗到底。而且躲到了民间,也是有李国辅庇护他,否

  则他早就被杀了。

  李国辅乃是跟着韩赞周从北京来的,管理皇宫的业务水平还是有的。而罗汝才的皇宫完全不能与大明的皇宫相比。而且似乎有一个太监总管,能满足罗汝才的虚荣心。

  于是乎,李国辅就成了吴王身边的新贵。

  不过,李国辅也有自知之明。

  安安分分的,不敢恃宠而骄。此刻他不过当一个扬声器而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