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二章 内政繁杂_抗战惊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第11号狙击手,战士9999,我想远飞2012,抽香烟的男人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笔、趣、阁www。biquge。info

  军工、煤化、炼钢等产业的用人数量已经突破了五千,光军工就有三千多,这还不包括民间作坊的做工人数。再加上成倍扩充的军队,专员公署及各县的政务人员,黄泛区、沦陷区的逃难人群等等,整个根据地的钱粮并不算充裕。

  如果不是光复了豫东大片地区,手握“粮仓”,并实行了一系列新经济政策之后,钱粮问题才算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而战争还要持续很长时间,基本上解决也只是暂时的、短期的。

  “今年的增收是有目共睹的,明年耕地使用化肥的数量要力争达到百分之八十。以粮换肥,秋后结算,老百姓手里没余钱也能用上,一年增收就能缓过来,以后就会自觉自愿了。”

  “战争影响了田地的价格,使肥皂、牙粉、甘油等民用品工厂的招商引资还算顺利,有开明人士朱垣知、高昆山等人带头慷慨解囊、变卖家产,一些地主也在逐渐改变态度,以土地换股份,或卖土地入股,第一批小工厂已经建成生产。”

  “减租减税的政策实施在军队的协助下,已经在老区贯彻实施,明年将在新区开展……”

  “杜老先生完成了黄泛区的勘查任务,提出建议:由专署拨款,以工代赈,沿黄泛区西岸,修筑一条大堤……”

  杨天风前面还听得聚精会神,到了修堤坝便赶忙摆手摇头,叫苦道:“专署拔款?哪来的余钱?这个,恐怕暂时实现不了。”

  杜老先生历尽辛苦,勘查了黄泛区的经况,在勘查报告中,除去说明洪水泛滥情况和灾民生活情况外,也写了黄泛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最后提出修筑大堤的意见。

  如果实现了这个建议,有下述好处:(一)可以使黄泛区以西的大片土地不受淹没;(二)以工代赈,可以救济灾民;(三)可以作为河防工事,有利于抗战;(四)大堤可以作为运输公路,有利于繁荣黄泛区的经济。

  “那杜老先生的苦心,还有――”宗辉欲言又止,有些为难。

  杨天风想了想,似乎修堤这事确实办成了,不过却是在数年以后。

  “改成由政府拔款。”杨天风摸着下巴,思索着说道:“行文西安办公厅、黄河水利委员会、第一和第五两个战区长官司令部、河南和安徽两个省政府,没有这些部门的首肯,从新郑修到界首,那是说着玩儿的事情吗?现在,我们首先要把处在黄泛区中的我们的辖区搞好。地不能种,就围塘养鱼、养鸭,能减少一点负担就减少一点。”

  “明白了。”宗辉点了点头,略过这个报告材料,又说到了根据地的经济贸易。

  抗日战争并非简单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