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九章 零波山盟约(上)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家小郎,议和之事,东京传来消息,你也在名单之内。我方占尽优势,可叹就这般结束了,此事,你作何看待?”

  张掖城郭之上,身着铠甲的曹玮手持望远镜,看向城墙外围于大宋西军押运的一队队党项俘虏,向一旁已然恢复长衫打扮的李贤问道。

  同曹玮一样,李贤手里也拿着望远镜,所望之地却是张掖城外的景色。

  几近深秋之日,远方的空地上的草木还是郁郁葱葱,牛羊饮水,又地处丝绸之路的要道,不亏被称作是兵家必争之地。

  李贤收起了望远镜,这才面向曹玮,曹琮的四兄,这位现今曹家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攻下凉州,占领甘州大半地区,于河西之战中表现甚为亮眼的大宋名将。

  曹玮所问,显然是宋夏议和的问题。

  “宝臣兄有问,李某姑且言之。议和本是河西之战的最终结果,即使再战下去,不但朝廷内部不会同意,而且在党项人的求助下,辽人都说不定会破坏澶渊之盟,派出一部分人手增援。到时,又会是连绵数年,乃至于数十年的边境战火。

  现在决定议和,是符合多方面的利益的。

  只是朝廷会让我参与其中,是李某没有料到的。”

  李贤略显谦虚的答道。

  曹玮将望远镜挂在脖子上,拍了拍李贤的肩膀,脸色不算特别欣喜,方正的脸上笼罩着愁云和不甘,这和他攻破张掖城时,完全是两个样子。

  只是在看向李贤时,曹玮眼中尽显欣慰,他只有在很看好一个人的时候,才会露出这种表情,就连他的几个弟弟,包括曹琮都没享受过这种表情待遇:“我家季弟尝于我言之,李家小郎的远见无人能及,果不其然,议和却属必然之事。

  我早该想到,却不愿看到现在这样草草收尾。

  唉,实不相瞒,我恨不得能一鼓作气的攻入西平府,收复灵州、怀州、静州……那些本来就是我们大宋的。”

  曹玮还有一句话没有说,这些土地,也是大宋皇帝赵恒割地赔偿过去的。

  曹玮的看法,李贤很是理解。

  这是一个正常的宋人都想去实现的!

  于河西的近两年时间,可能是和更多宋人打交道的原因,看着他们在荒芜的安川城发展,看着他们为了故土抛头颅、洒热血,李贤发现他自身在不知不觉间,对这片土地,对这个时代融入的更为彻底了。

  相比于过去的十多年,现在的他,主动参与了对大宋发展道路的改变,才真正的从身体到内心都变成了一个宋人,不简单的是为了好好活在这个时代,也不简单的是为了个人的功利。

  如曹玮说的一样,收复灵州多地,让大宋的防线重新回到长城以外,但这本身就是一个大工程!

  要想做到这些,必须有更多的战马,有更规模化的骑兵,有稳固的朝廷……

  李贤不知道该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