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奇袭大定府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范阳城一破,辽军在大宋的锐气之下,无可阻挡,不得不继续后撤向良乡。

  但良乡之城池低矮,近些年来,辽国的君臣们也从未想象过,宋人有朝一日会攻到这里。

  得见今日之情形,辽国将帅如萧国舅,也没有指望良乡能组织迫切收复河山的宋人们。

  只好把最后的决战场,放在了玉河、宛平、折津此三处重镇,也是辽国南京折津府最后的屏障之上。

  若是折津府被迫,那到中京大定府的路线,将是一马平川。

  中京的辽国朝臣们,于此情形下,再也不能保持淡定。

  在分析局势后,派出了更多守卫中京的宫帐军前去折津府支援。同时,不论战斗力如何,还征召了更多的部族军去往折津一带,乡丁们亦是源源不断的涌去。

  不出意外的,大定府周边之驻军少了很多,但张俭性格谨慎,为了防止大宋的海师效仿漷阴之战,由海上登陆辽地,特意没有减少来州和锦州的驻防。

  事实证明,张俭的决策是正确的。

  七月初六,宋军顺利拿下良乡,分兵而围绕宛平,玉河,折津这三处辽占重镇,与辽国的近十五万兵马遥遥相对时。

  于来州的一处小渔村处,一行近二十艘的大型运输海船,正趁着夜色悄悄靠岸。

  为首的青年,一身劲装,月光照应在他的脸上,徒增了几分朦胧之感。

  旁侧站立着一名小将,和青年将领说道了几句什么,在得之应允后,火速指挥着将士们牵着马匹下船。

  而于岸边,几十个商贾模样打败的人员,正拿着火把来回摆动。

  青年乃是此番得寇准密令,于德州回合了由应天府支援而来的五千禁卫军和五百名火药军,后至登州海师基地的李贤。

  之所以向寇准自荐,是因为在辽地之内,李贤也有自己的力量,这些暗地里可以利用的势力,自是这些年来,于辽地形成的海贸商贾势力。

  即便早早退去了海运使之职,但为海商约束的海联会之中,李贤仍为荣誉会长。

  对在辽地从事贸易的宋人海商,没有比他更熟悉。且只要应允这些商贾,在打败辽国,于此地给他们一些开放性的经贸利益后,这些视利如命的商贾们将之自身的身家性命压上也愿意。

  在和辽地的斥候和可信赖的商贾确信联系后,此番突袭之战就拉开了序幕。

  寇准给出的时间也是非常紧迫。

  粮草、马匹,诸如此类的搬运,就花费了数日的功夫。

  而于海道途中,为了防止被辽军的船只侦查到。宋军的海船只得缓慢行进,勘探船一遇到辽军,即火速发出消息,调转船向。

  这么来来回回,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才顺利的到达来州口岸。

  奇袭,重在一个“奇”字,这里所要的最终结果,当然不是凭着运送而来的五千兵卒,攻下辽国中京,而是要给辽国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