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5章沂国的新年下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后,又有人提出了另一件事情。

  完善治安、兴建观宇给国人当做情绪发泄的通道,安抚他们,这是沂国在给老百姓做事。

  而现在,到了老百姓给沂国做贡献的时候。

  “如今国势稳定,应当向百姓收税,以全国家事务了。”

  朱见济给移民开出的条件,是免除他们三年间的一切税收,还会由朝廷出钱组织人力,修建一些基础设施,为他们提供住所和垦荒物品,以及收获之前,保障人的口粮供给。

  这是短短几年内,大明能从本土找来这么多移民的主要原因。

  这条件比起鼓励人口去闯关东和走西口的,还要优越。

  为何?

  因为事先说好了,这些钱财的一半,会转嫁给沂国,等朱见濡这边上手以后,他是需要用矿物和粮食来偿还这巨大支出的。

  除了这基本的投入,还有利息和藩国对大明本土的额外供奉。

  这些对刚刚成立不久的沂国来说,是绝对的大包袱。

  出生即负债。

  虽说沂王和皇帝是感情良好的手足,但在账本面前,亲兄弟都能撕的死去活来,何况隔了一代的?

  而且实封藩国,这是汉朝以后极为少见的。

  以华夏数千年的立国经验,只要熬过最开始的一段艰苦日子,后面差不多就是一个完整国家了,更何况吕宋岛还是个大岛,作物一年三熟,比起朝鲜来也是毫不逊色的。

  这样的大手笔,如果沂国不能及时表示感恩的话,只怕会惹来麻烦。

  起码要凑一笔钱,先给皇帝交上去,表明态度吧?

  朱见濡也有此意。

  如果说人口是国家的根骨,那税收就是一个政权的血肉!

  没有财政收入,没有问题也能变成问题。

  古来兴亡,基本都是倒在了一个“钱”字上。

  沂国要走上正轨,建立起健康的税收制度是应该的。

  “只是眼下,国人大多只会耕织,工商之业并不繁盛,故而臣请大王先收田桑之赋,再徐徐图之。”

  “可以。”朱见濡又一次同意了,“沂国还小,是该好生呵护。”

  “不过只是田桑赋税,还是少了点。”

  “我国土地粮产丰富,可以将之卖去本土,以换取一些财物。”

  朱见濡欠了堂弟一屁股债,绝对不是一时半会能还清的。

  他打算主要靠开矿还债,再靠卖粮食换收入。

  一大家子在这儿,吃喝都是要钱的,不可能只顾着还钱,什么都不管了。

  “还要操练卫队。”又有一人举手说道,“我国虽有上国皇帝庇佑,可吕宋岛上还有不少蛮夷抗拒,若是没有自己的卫队,恐怕难以防备。”

  沂国可以不建军队,但用以自卫的武装力量还是要的。

  岛上的土著蛮横,只会害怕拳头大的。

  沂国相对而言,更为富有稳定,如果没有武力,肯定会引来他们觊觎。

  “寡人此前已修书去北京,请陛下派了几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