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5章皇帝对养好猪羊很关注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劳烦你们辛苦一点,给大明朝养批长肉快的大猪出来……等朕的皇嗣出来了,朕就天天给他喂肉吃!”

  农博士们跟着皇帝走了一大圈,亲眼见证了天子对畜牧民生的重视,心里也觉得亲近和敬佩。

  能有这样的君主,这是他们的荣幸!

  他们继续大胆的跟皇帝交流畜牧经验。

  “陛下所言甚是,吃饱吃好,的确是大家都想要的……”

  “只是现在农会多了,投喂鸡鸭猪羊不是太大的问题,可畜牲生病总解决不了,还是很棘手。”

  畜牲一多,鸡瘟、猪瘟等病一出来,那能弄死一大片。

  虽然朱见济一开始就强调过,工场养殖一定要注意卫生,减少脏乱,一旦发现有疑似患病的就得立马处理,可也没防住这种情况的出现。

  而老百姓手头宽松起来也没多久,一看这肉瞧着还行,舍不得把得病的畜牲杀死掩埋,还会偷偷割了吃点,使得自己也变成病患。

  “所以还请陛下下个旨,找几个善于医治畜牲的兽医过来……”

  朱见济听完点头,“是这么个道理,总不能让人辛苦把畜牲养大,结果死掉赔光了老本。”

  “朕之前还没想到这点,幸好你们说了!”

  皇帝一挥手,让随侍的秘书处人员把这件事记下来,又安排人去收集古来的各种兽医学著作,计划把兽医也放进医学院的学习范围里面。

  “还有羊……虽说肉没有多少,但现在羊毛纺织搞的很热闹,北边天一冷,棉袄里面还得裹件毛衣才舒服。”

  讲完了猪,朱见济又念叨起了另一个畜牲。

  还是跟养猪一样的道理,

  既然外国能折腾出各种专门的牲畜,那大明也可以!

  中国本土的绵羊品种同样优质,经过细心培育,肯定能选育出产毛量大的。

  到现在为止,毛衣比起棉布,价格还是高很多的。

  种棉花的地方多,一年下来能收不少,大明的纺织商人靠着眼下的产量,还是能吃得满嘴流油,没到去外面进行资源掠夺的地步。

  可羊毛不一样。

  大面积驯养绵羊的,仍旧在蒙古草原那一块地方。

  那里天冷,每年总会冻死一些牛羊,加上偶尔爆发的牲畜病,让羊毛的供给充满了不稳定性。

  已经习惯靠养牛羊和内地做交易的蒙古贵人们为这事也发愁。

  自打朱见济把蒙古草原划为辽西布政司后,它就成了大明正规的统治地区,原来的边市自然也会跟着开放,鼓励两边往来贸易。

  一些放弃骑射弓马,安心做生意的蒙古贵人也借助朝拜皇帝,给朱见济上供的机会来过内地,了解了把北边的市场有多大。

  跳出水井后,这群贵人算是小刀拉屁股——彻底开眼了。

  过去光是大明设立的几个边镇,每年过冬向自己索取的羊毛就足够蒙古产生不少暴发户,要是同样寒冷的北边,以及辽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