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8节 如箭在弦_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京之战,已经是如箭在弦。

  尽管有着很多的顾虑、忌惮、隐患以及很强的反对声音,但“继续对支那采取强有力的军事打击行动”已是日军高层的普遍决心和不容更改的决断,只是,“继续对支那采取强有力的军事打击行动”是否等于“攻打南京”,这一点在日军高层内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分歧。

  促使日本军方决定在中国战场上继续进攻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中日两国政府在谈判桌上完全谈崩了,双方底线相差极大,根本就无法取得一个平衡点。日方的条件是(其实是日本军方的要求,日本内阁还是愿意降低要求的,但不敢违逆日本军方的意思)“日本必须要获得上海市以及华北二市三省(北平市、天津市、河北省、察哈尔省、绥远省)的实际控制权”,中方的条件是“把态势恢复到七七事变之前,并且日军全面撤出华北和上海市(七七事变前,日军有权在华北和上海市驻军,也就是华北驻屯军和驻沪特别陆战队)”,换句话说,中方可暂时性地默认“日本对东北四省(伪满洲国)和台湾地区的实质性控制”,但“不允许日本染指中国关内地区”,并且中方不会承认伪满洲国,更加不会向日本公开乞和、道歉、赔偿。

  同一件货物,卖家开价十万,买家只开价一千,自然而然,不管怎么谈都是没结果的。双方唇斗舌战了一个月,尽管充当调停人的德国政府在中日之间使尽浑身解数,但中日双方最后还是在浓烈的火药味中不欢而散。

  既然谈不拢,那就继续打了。

  具体怎么打?日军高层内展开了激烈争执,总体而言,分为“上中下三策”。

  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日本从长远角度出发,断然舍弃目前有利于日本的战争形势,拿出“真正的诚意”跟中国议和停战,放弃日本用武力在中国关内地区获得的占领区和利益,把日本在华势力全面退入并维持在东北四省和台湾地区,一方面继续经营已有的东北四省和台湾地区,一方面拉拢利诱中国,把中国变成在各方面都极度依赖日本的“仆从国”以及“日本的资源供应地”“日本的商品倾销地”,不以武力强占中国,以战略、政治、经济等软手段控制中国,把中国绑上日本战车,从而使得日本既能获取中国的资源又能避免陷入中国战场泥潭里,继而再积蓄力量、集中力量对付日本的第一大敌美国和第二大敌苏联,并且,日本还可以通过跟中国议和停战并拉拢中国而实现日本跟德国进行结盟的双重战略目的;

  中策:放弃攻打南京,对南京施行“围而不打”战术,拟定以二三个师团包围住南京,封锁进出南京的所有水陆通道,在南京城外二三十公里处构建防御性阵地,深挖壕、高筑墙,以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